3位“80后”的创业故事(一)
寻找“80后”的创业故事
养鸡、设计、家教都是创业之路
编者按:作为80后的年轻一代,创业似乎离他们有些遥远,有人将他们说成垮掉和自私的一代,为了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点燃创业的理想,团省委、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联合主办了“青春闪耀崛起路――安徽青年创业故事会”活动,面向全省广泛征集以下青年典型及事迹:放弃“铁饭碗”自主创业的企业家、回家乡创业致富的养殖能手,艰苦奋斗成功创业的大学生……他们的创业故事,他们身上的创业精神,勇敢、勤奋、坚韧、创新的精神品质,向世人证明他们是富有责任感和敢于担当的一代,为当代青年勾勒出了一幅时代的创业图。
创业人物:宋春红
每月都去大城市逛一逛
创业语录:坚持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凡事都谋而后动。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做人、做事一定要有前瞻性,因为每一个临时的决定都可能成为今后促使你成功的因素。 ”作为山水空间装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宋春红身边有很多人都很羡慕他的运气好,但宋春红却认为,他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并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因为他坚持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凡事都谋而后动,提前想到和发现那些挫折和困难,从而有效地降低或者规避风险。
1993年,宋春红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望江县交通局上班,捧上了所谓的“铁饭碗”,家里的人都很高兴。但是他却高兴不起来。宋春红学的是美术设计专业,到交通局上班完全不对口,所学的理论全部白费,而且那种公务员的工作和生活不是他想要的。
于是,宋春红就自己抱着一大堆在学校里做的设计作品,一家公司一家公司地毛遂自荐,去推销自己。几天跑下来,没有一家公司要他,但是他并没有沮丧,因为在这个自我推销的过程中,他的心态得到了调整,口才得到了提高,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1995年,宋春红跳槽到一家当初毕业时就很想进的外贸企业,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到公司。那时候宋春红每个月的工资才300块,每个月他都要自费去一两次像上海、南京这样比较繁华、时尚的城市去逛一逛,到处看一看,这不是为了玩,而是为了接触到那些最新的设计理念和创意,为自己今后的设计积累素材和灵感。
创业语录:做事情一定要不断地创新、进取、开拓,你要去积极地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让这个社会来适应你。
1996年,宋春红想自己出来创业。通过一个开房地产公司的朋友,宋春红借了50万元注册了山水图文艺术设计公司。
一次偶然的机会,宋春红得知安庆华林人造板公司在征集CI策划,他就自己跑去毛遂自荐。
最终,宋春红的方案被选中了,报酬直接汇到了宋春红的银行账户上,设计费一万八,再加上一些印刷费用,一共两三万块钱,这就是他创业挣到的“第一桶金”。
1997年,山水图文艺术设计公司以“迎客松”标志参与安徽卫视台标竞选,因为设计方案造型新颖,设计理念独特,从一万多名竞标对手中脱颖而出,在业内一举成名。随后的几年里,安徽省立医院、省进出口公司、省公证处等单位的LOGO(徽标)及VI(视觉标识)设计订单如同雪片般飞来,公司的业绩迅速跻身安徽业内前列。
创业语录:成功属于有目标的人,属于有准备的人,属于有方法的人。
2002年,宋春红经过考察发现,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迅速扩大,合肥人在拥有了新房子的同时,对房屋的装饰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粉刷装修,住宅装饰行业很有发展潜力,于是他就将公司的经营从广告设计转向了住宅装饰行业上,发挥平面设计的专业优势,把设计的要领引入家装领域,在上海注册成立了“山水装饰”公司。
为了寻求突破,宋春红从头学起,边做边学。几个单子做下来,公司的设计作品形成了色彩和造型的独特风格,加上大胆运用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高品质材料,充分满足了当时合肥家装市场的迫切需求,公司逐渐赢得了品牌和口碑。
创业人物:付凤
给鸡“戴眼镜”和“穿鞋子”
创业语录:最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没有勤劳致富的努力意识。
来自合肥市长丰县的付凤,大学学的是生物专业,2007年毕业以后,她回到家乡创业,坚持学以致用,以科学方法饲养土老母鸡、土公鸡,生产土鸡蛋、农副产品,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合肥松棵鹏凤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付凤的家乡在长丰县岗集镇松棵村,村后百米远就是松棵水库和成片的松林。
2007年毕业后,身边的同学都在想办法挤到大城市里去做白领,付凤和男朋友宋大鹏也已经在合肥一家制药公司找到了工作,薪水也很高,但后来他们毅然辞职,满怀希望与信心回到家乡创业。开始时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但在付凤的耐心劝说下,家人终于默许了他们的选择。
对于付凤来说,启动资金是最大的困难。为了节约资金,付凤自己动手打土坯砌墙,拆购低价的废弃瓦棚回来利用,每天顶着烈日挑水、和泥、打土砖,甚至在怀孕期间都没有好好待产过,很快建成了80多间鸡舍、6间宿舍,开挖了一口用于综合养殖的当家塘,完成了对荒凉的松树岗的开垦,养鸡场终于可以简单地运行了。去年3月26日,付凤夫妇首批购置了1000只鸡苗,7月份,他们的小公鸡出售了,10月份,他们的母鸡下蛋了,周边地区的商贩们都慕名到他们的养鸡场来买鸡蛋,每天千把枚的鸡蛋很快就销售一空。
为了坚持科技养殖的路线,付凤一方面忙着照顾鸡群,在劳动实践中总结经验,另一方面购买了几十本《家禽养殖》、《家禽病害防治》等相关书籍,每晚挑灯夜读,积极在理论方面给自己“充电”。除此之外,他们还自费跑遍了江苏和省内多家养禽公司,虚心求教,获取真经。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他们发明了玉米、青草、松籽、松虫混合饲料配置技术,实现了土鸡的绿色养殖,赢得了市场的广泛青睐。
给鸡“戴眼镜”和“穿鞋子”是付凤夫妇的一个创举。当时付凤的丈夫整天呆在鸡棚里,观察鸡的生活习性。他发现鸡群中经常发生“打架斗殴”的事件,一旦某只鸡的身上被啄出了血,其它的鸡就会一起去啄出血的地方,最后造成伤鸡的死亡。经过思考,付凤夫妇用红色的塑料片做成一副一副的小眼镜,架在鸡的鼻子上。鸡的视线是360度的,戴上眼镜可以遮挡其正前方的视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生斗殴的几率,另外,红色的眼镜能够混淆出血的伤口,避免其它的鸡继续攻击伤口,有效降低死亡率。而给鸡“穿鞋子”是出于环保意识,付凤夫妇发现鸡非常喜欢用爪子刨地,这样很容易造成草根、地表的损伤,进而破环生态环境,于是他们从鸭蹼中得到启发,给鸡的脚上套上一个布套,在不影响其行动的前提下,限制它们用爪子刨地的习性,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去年12月,长丰县岗集镇政府投入6万元,修通了砂石路,帮付凤解决了交通不便的大问题,又担保贷款十多万元,帮他们完成了合肥松棵鹏凤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企业注册和“松棵土鸡蛋”的商标注册,如今,付凤夫妇的养殖规模从最初的一千只鸡扩大到两万多只,鸡舍从500平方扩张到4000多平方,散放面积从400亩发展到1000亩,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每月光产蛋收入就达2.7万元。
为了带动父老乡亲共同致富,付凤夫妇成立了养鸡合作社,接下来,他们还打算办自己的种鸡厂、孵化厂,建立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
创业人物:王雷
大学四年计划挣10万
创业语录:必须在进入大学之际就要对今后的发展有一个详细的规划目标,并在今后努力去实现它。
1986年出生在蒙城县农村的王雷,2009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专业。现担任“安徽出众教育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家教服务等社区教育工作。
2005年9月,王雷从蒙城老家来到江城芜湖的安徽师范大学学习。作为一个农村来的孩子,刚进大学时,王雷就给自己的大学生涯作出了这样的规划:一年内锻炼好自己工作能力、学习交往能力;第二年开始创业,实现经济上的独立;第三年确定长远发展方向,扩大规模;第四年注册公司,实现大学毕业前结余十万。一进大学,为了实现第一个规划,王雷开始竞选班长、参加社团,争取一切锻炼的机会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大学的第二年,王雷决定走出校门锻炼自己,到校外去闯一闯。
2006年10月,王雷放弃了手头的两份家教,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和很多初次创业者一样,资金和经验成了头等的难题。经过市场调查,王雷选定了地点:芜湖南瑞新城,这是一个被称为是皖南地区最大小区的地方,王雷在这里租了一个三室一厅的毛坯房,买来桌椅黑板等教学设施,在安排教学场所的同时,开始招生宣传。王雷原本以为,一切都将会按照自己的思路,顺理成章地发展,然而始料不及的是,半个月过去了,一个学生也没收到,每天包括房租在内的五六十块开支在透支着他的耐心。但王雷反复告诫着自己:都会好起来的,已经没了退路,必须咬紧牙关拼下去!
创业语录:奇迹,真的就发生在再坚持一下之后。
至今让王雷仍然记忆犹新的是,收到第一个学生时内心无法掩饰的激动。熬过最难的开始,学生数量从三个、五个到十个……王雷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着每一个学生,把所有的爱和关心全都给予他们。教学、检测、反馈,每一关都严格把关。努力终归不会白费,到学期末,学生人数达到近四十人。这时,王雷算了一笔账,除掉房租及教师工资等全部开支,竟然挣了八千多块。
总结好经验,那年刚过完春节,王雷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芜湖,开始筹办第二个辅导班,半个月之后,第二个辅导班筹办成功,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个辅导班发展顺利多了,无论是与家长沟通还是教学管理,都得心应手。 2007年9月,王雷又成功地按照第一个辅导班的模式复制出第三个辅导班,在这一季度,学生总人数首次突破百人大关。去年9月,第四个辅导班组建成功,这时教学总面积达到500平米,教师人数近30人,学生单期人数早已突破200人大关!
今年7月,毕业后的王雷又有了新的规划。在毕业前,他对辅导班进行了大胆的兼并和改革,并掉城南的两个效益稍差的教学点,在市区和城北新建了两个规模较大的教学点,这样从城南到城北都有了出众教育的教学点,实现了教学点覆盖全市的目标,无论城南还是城北的学生都可以选择就近入学。毕业后不久,一个属于王雷自己的公司诞生了,王雷把它取名为“安徽出众教育文化咨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万。
现在,公司在芜湖市步行街金鼎大厦办公,公司运营总部面积达到240平米,下设四个教学点。公司运行后,分工更为明确,合作更为密切。王雷担任公司法人代表兼总经理,公司下设财务部、渠道招生部、企划部、人事部、教学统筹部等六个部门,二十多名全职教师构成了公司教学的骨干力量。
目前,王雷的团队已经掌握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和管理模式,特色课程和附带业务也在不断涌现。学生人数至目前已累计超过2400人,也先后给近200位在校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累计发放工资近20万元。青春的事业正按照他的规划,沿着成功的轨道健康迅速的行进。
80后大学生的创业故事:从倒卖游戏卡到公司老板
80后的青年被时代寄予厚望,同时也因为其特立独行备受舆论质疑。昨天晚上,一场“80后,我能行”的主题报告会在浙江科技学院举行。
作为80后一代的主体,12次走进艾滋病高发区进行社会调查的杨松,唱响西部支教歌的屠佳,去南极放飞梦想的戴芳芳,以及自主创业的陶海滨等本报报道过的大学生纷纷代表走上讲台,做了精彩的演讲。大学生们用自己的行动和事实告诉我们:“我是80后,我能行。”
大三学生周旸懿也是一位80后代表,在浙江科技学院里,他已经是一位创业名人。周旸懿是学校信息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还是一家年盈利100万元的公司总经理,并占了公司20%的股份。
卖游戏卡赚第一桶金
初中的时候,父母带着周旸懿从淳安千岛湖来到杭州读书。才来杭州没多久,周旸懿就发现了“商机”,那时候校园里正流行打游戏机,学生们一有零花钱就会到学校附近的小店买几盒新的游戏卡。偶然间,周旸懿发现杭州的游戏卡卖得要比老家千岛湖便宜多了,在杭州只需十几元钱的游戏卡,到了千岛湖就可以卖到100多元。于是每隔1个多月,周旸懿就会在杭州买上几盒游戏卡,回千岛湖去“倒卖”,每次都能赚上几百元钱。现在回忆起那时的经历来,周旸懿还有点不好意思,他说,那时候就觉得这样好玩,能积攒点零花钱,可算不上真正的生意。
为经商准备了8年
因为父亲经商的关系,周旸懿从小就对商业有特殊的兴趣。他说,我的偶像就是我父亲。父亲在商场上百折不挠的韧性一直是周旸懿学习的榜样。
8年前,还在初中读书的周旸懿下定决心要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从那以后,周旸懿就开始翻阅各类财经、管理类的书籍和杂志。高中毕业后,周旸懿毅然选择了信息计算科学,他说,那时就觉得信息产业有广阔的“钱”景。
进入大学后,周旸懿如鱼得水,他开始迫不及待地开展自己的创业计划。通过朋友的关系,周旸懿找到了千岛湖一家旅行社,并成为了这家旅行社在杭州的业务代理。很快,周旸懿就通过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招募了数十名大学生,为他承接业务。
当时正值旅游旺季,3个星期周旸懿就净赚了3万元。谈起自己的第一趟生意的成功,周旸懿依然觉得兴奋不已:“这算是我第一次做生意,赚到钱后,我还特地花3000元钱为爸爸买了新的手机,证明我也可以向他一样成功。”
新公司盈利百万
旅行社简单的业务对喜爱挑战的周旸懿来说,很快就失去了吸引力,他开始把目光放到更广阔的市场。去年上半年一个消息传进了他的耳朵,银行卡准备从磁条卡向智能IC卡转移,周旸懿马上意识到智能系统的巨大商机,于是连夜赶写了一份计划书。随后,他找到了浙江大佳控股集团公司,和董事长一谈就是3次。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周旸懿终于打动了对方,去年6月,大佳公司出资100万元成立了新公司,与他一起进行新业务的开发,周旸懿以管理技术入股,占了20%的股份。
公司创立不到一年,已经盈利近百万。周旸懿却并不满足,他依旧踌躇满志,现在公司的业务主要分成两大块,一块是帮写字楼做物业智能管理系统,公司主要负责软件的开发,安装管理系统的模块控制器,同时周旸懿的公司还要帮忙管理经营大佳公司旗下的20多家连锁洗衣店,现在他正准备把洗衣店开进大学校园去。
公司员工都是在校学生
在周旸懿的公司里,所有的成员全部都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全是和周旸懿一样怀着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其中不少人就是周旸懿一开始做旅游代理业务的时候结识的。周旸懿说,在公司里,大家都很平等,没有人把我当成总经理,有新的项目,总是大家一起商量以后再决定做与不做,公司里几个大四的学生,已经决定毕业后继续留在公司里干下去。“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事业啊。”
直到现在,周旸懿还始终保持着开始创业时的激情,他说,“现在公司的回报率是100%,我觉得这还远远不够,希望我可以做得更好。”
小女生创业不“冲动” 稳扎稳打 创业征途上每迈出一步,都提前周密部署。这个弱小的闽南农村女孩精心“设计”着自己早教创业的每一个步骤。林留芳的创业经历,似乎少了些冲动,但毫无疑问她的规划意识会给青年创业者带来不少启示。
屡屡转折萌生创业冲动
从一个按部就班的大学生“转身”成为一位激情澎湃的创业者,虽然有些偶然,但林留芳三年内的三次“转折”,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定,她坚信自己所熟稔的艺术专业就是自己创业的方向。
在读大二时,就读音乐教育专业的她接到这样一份兼职家教:要将一个毫无基础的小男孩送上电子琴大赛赛场,而时间只有短短的三个月。如果从识谱开始,显然来不及,只得大胆地从视听起步。她选择《洋娃娃之梦》这首经典曲子,自己先用电子琴演奏多次,然后再找来其他不同的乐器一一演奏,让小男孩深入理解这首曲子。泉州师范学院—池店—洛江区万安街道,那个冬天,这个弱小的女孩子就是在这“三点一线”的公交车上颠簸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精心调教下,这个男孩子最终获得大赛第二名的好成绩。
毫无疑问,这大大增强了从小就向往教师职业的林留芳对自己教学方法的信心。从此,她开始更多地接触音乐兼职家教,也愈发感觉到泉州的艺术培训市场极为广阔,开始有一种朦胧的创业冲动。
然而,仅有的那点冲动显然没将林留芳推向创业浪潮。大学毕业那年,经过为期三个月、“20∶1”的残酷竞争,她进入厦门一家知名的教育机构,成为幼儿部的一名教师。但是,因为感觉到全封闭的教育模式束缚了自己的思路,自己所学的专业与岗位出现脱节,三个月后,她果断放弃了月薪超过3000元的第一份工作。旋即,进入了泉州本地的一家琴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内,她每天重复着接电话、接待学生、打扫卫生这样的工作,不仅感到枯燥,而且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培训机构有不少都存在经营不规范的现象。她再次主动“下岗”。
日日走访“生”出创业计划
积蓄了足够的创业冲动能量,林留芳却一点也不冲动。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首先应该对泉州的艺术培训市场有一个理性的认识。2004年年底,她开始酝酿周密的创业计划。接下来的日子里,市区的大街小巷总是能看到一个个头矮小的小姑娘蹬着一辆自行车来回穿梭。走过每一条街道,钻进每一个巷子,拜访每一所学校、闯入每一个小区,在跟保安聊天的过程中掌握小区的入住率、学校的就学率。白天在外调查,晚上分析数据。悄无声息的三个月后,她一丝不苟地完成了前期的市场调查,撰写了一份厚厚的计划书。
一个饭后的夜晚,林留芳将这本计划书递向父亲。作为长女,在父母眼中,她的能力不容置疑,她是个能独当一面的女儿。多年经营菜摊子,家里虽然有一定的积蓄,但是创办一个艺术培训中心所需要的启动资金不是一个小数字。那一夜,父女俩有了一次长谈。“孩子,这就当是提前给你的嫁妆吧。”最终,父亲将一张有20万元存款的银行卡慎重地交到林留芳的手中。
攥着父母劳作大半辈子的全部积蓄,林留芳告诉自己:创业只许成功。
“步步为营”赢得持续运作
然而,20万元启动资金并不是创业的全部,创业更需要一种谋略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为了租到自己花了两个月才找到的颇为看好的办公场所,林留芳三番五次找到房东的办公室。可对方张口就要她将整幢5层楼全部租下来,压根没将她这个黄毛丫头看在眼里。10多次推门而入,每次都被“请”到门外。然而,“认死理”的她还是赖在门口,拉着对方的员工分析:自己先租下部分楼层,必将带动整幢楼走向热租。最后对方被她的合理分析所打动,双方签下合约。
如果说租场地靠的是“步步为营”以理服人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广告位“争夺大战”似乎靠的是胆识。林留芳的艺术培训机构入驻后,果然一家又一家的公司搬了进来,整幢楼被抢租一空。随之而来的是,外墙广告位变得炙手可热,费用水涨船高。由于费用偏低,对方向林留芳提出要撤换她的广告。虽然遭到拒绝,但仍有一家相当强势的企业乘虚而入,派5个工人偷偷地将艺术培训机构的广告“摘”了下来。闻讯火速赶到现场的林留芳也丝毫不示弱,一边脚踩广告牌讨要说法,一边报警求助。当时,一个体重不过40公斤的弱小女子与5个大男人怒目相视。经过协调,她保住了其中一个广告位。林留芳感叹,当时斗胆做点挣扎,保住的不仅仅是一个广告牌,更为关键的是守住了自己的阵脚。
同时,一股不言败的坚韧劲让她克服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创业危机。精打细算,折腾了几个月,培训机构的牌子终于挂起来了,可林留芳已经是身无分文,她不得不精心筹划着每一分钱的开销。房租和工资的支付,全指望收取的培训费。可是因为名不见经传,出现招生难,刚起步时她的培训机构里老师比学生还多。这些老师都是她好不容易从各地挖过来的,深谙艺术人才严重短缺的她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也要将人留住。本来就很要面子的她,不得不四处举债。
正是靠着自己规划意识和敢拼的韧劲,她的培训中心已经从雏形迈向机构化运作,创业的路子越走越宽敞。如今,已经有356名学生从她的艺术培训中心走出来,走进艺术的海洋。
80后饮品经营月入万元
近几年来,大街上到处都是饮品经营店,可谓是行业的竞争非常有压力,干这行要做的出色,很不容易。可是这两名80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却开了8个加盟店了。他们是怎样成功的呢?
每天,何明都会马不停蹄地奔赴各个经营点。把控产品质量,过问销售情况,检查店内卫生,还要去批发市场采购原材料,着手品牌宣传推广,考察周边市场。
考察市场后开甜品店
今年二十四岁的何明以前在重庆大学主修市场营销专业,大三时他就从互联网上发现了这个名叫“开菲尔酸奶屋”连锁甜品店的经营项目,并两次专程去北京考察其运作情况。他在北京看到,这样的甜品屋是一个全新的空白市场,几乎是开一家火一家:一个店每天要卖近500杯酸奶,收益也相当可观。
此时,恰好有人在重庆大学B校区附近开了一家酸奶屋,尽管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并不成熟,生意也还算不错。何明于是坚定了投资信心,打算把这种经营模式复制到重庆。为方便以后扩张,他还多方筹资25万元,拿下了此项目在重庆地区的总代理权,从而免费获赠了一套甜品制作和封装设备———包括一台多功能智能酸奶机、一台冰淇淋机和一个榨汁机。
何明发现,很多北方人都把现酿酸奶看作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不大在乎产品的价位。但重庆人的消费习惯有些不大一样,认为其只是偶尔品尝的甜品。于是,他从选址、店面形象设计,到产品定价、口味搭配,都按自己的经营理念重新进行了改进。
他的第一家店设在江北观音桥商圈步行街,而不是社区街道、住宅小区或者学校附近。这是因为在他看来,人流量大的地方,才有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他把店面装修得时尚、活泼,主色调明亮跳跃,并更注重产品的口感和外观包装。这主要是为了迎合年轻客人、时尚白领等消费群体的口味。当然,理念的实现是需要金钱支撑的。10来平方米的店铺,光装修就花了1万多元。
去年十一月二十日,新店开张。周末一天卖出近400杯,而周一到周四,日均营业额却只有周末的一半。季节不同,一个月下来,净利润在4000元到10000余元不等。据何明透露,不出半年,他就收回了装修费等单店投入成本,还赚了三万多元。
新店每月近万元收益
“事实证明,当初的判断和随之作出的改进是比较成功的。”按照这一思路,今年三月,何明又投入5万余元,在沙坪坝三峡广场一商场内开了第二家店,营业面积也在10平方米左右。让他没想到的是,生意比第一家店还好,开业半年来,每月都能为他带来近万元的收益。
发展八个加盟店
何明是个善于观察的人。他曾多次呆在观音桥步行街的各个角落,打探来往行人的动向。他发现,新世纪、新世界等百货商场所在的“老商圈”,和以北城天街为中心的新商圈之间,主要由一条地下通道相连接,人群也就此分流,一家店根本不足以辐射整个步行街。“开2到3家连锁店比较合适。”这样,第三家店也就应运而生———位于新世界百货第5层,装修工作已近尾声,十一月二十日即将开业。
和其他饮品经营店不同,何明放弃了临街窗口经营形式。他认为,饮品销售受气候、天气等外部条件影响很大,每到阴雨绵绵或者烈日炎炎,销量就会下跌一半。
这家新店的经营形式也有了改进,何明在五十多平方米的空间内,摆放了舒适的椅子,将播放悠扬的乐曲,为顾客提供休闲、聊天场所。他不光卖酸奶等甜品,还有各种点心供客人选购。与此同时,第4家店也将在今年内开张,地址在解放碑附近。
如今已经取得重大成功的何明,还在不断的努力,开拓他的商业网络之路。
大学生毕业生自主创业 开办“2点1刻”快餐店 今年29岁的楼东明是浙江萧山人,2005年7月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毕业当年,楼东明在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宝丰商城创办了“2点1刻”快餐店。到现在,他已经拥有营业面积达500余平方米的3家连锁店、员工35名。他用行动闯出了一条大学生自主创业之路。 对于大学生创业,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与其1000个人去抢一个岗位,不如干脆给自己创造一个工作的机会。在楼东明刚刚步入大学校园时,他就有了这样的想法。2000年9月,楼东明从老家浙江来到山东求学时,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对当地饮食不适应。这个问题困扰了他整整一个学期。从那时起,他就想着自己能开一家南方口味的餐馆。直到临近毕业时,他才尝试着将这个想法付诸行动。当时考虑到刚起步、资金少、经验不足及校园人流量大等特点,他决定先从快餐店做起。在快餐店的设计、装饰和定位上,楼东明狠下功夫,力求体现特色、突出品位,以将其做成科大学子的快餐店。
接下来,注册执照、选地址、搞装修、聘员工、采购炊具等工作压在了楼东明的肩膀上。由于所学专业和创业内容不对口,楼东明感到了知识的缺乏,他在跑业务的同时还找来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书给自己补课。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准备,2005年2月,楼东明创办的“2点1刻”快餐店终于在宝丰商城开业了。快餐店独特地道的南方口味、舒适优雅的环境设计、温馨周到的餐饮服务、公道合理的饭菜价格等吸引了众多科大师生前来品尝。
由于管理到位、服务周到,“2点1刻”快餐店取得了不错的业绩,知名度和美誉度渐渐确立。在这个过程中,楼东明也由生疏到熟悉,慢慢地摸出了一些门道,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通过半年的营业,楼东明发现自己的快餐店由于店面小,中午就餐客流量大,快餐店人手明显不足,加之快餐利薄,主要靠量大取胜,因此效益并没有达到最好。考虑到自己的厨师有上海主厨13年经验的特点,楼东明决定向炒菜过渡,逐步减少快餐的数量,同时在饭菜质量和服务上进一步提高。此外,他还通过不断摸索和改进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自己逐渐从日常琐碎的事务中脱离出来,把重点放在对饭店的管理运营层面。
拥有了一家快餐店的楼东明,并没有满足。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楼东明又先后开了两家餐饮分店。他将自己在首家店经营中摸索总结出来的管理模式复制到两个新店中,并不断进行充实和完善。
“我的目标是将快餐店打造成本土的肯德基和麦当劳。”楼东明表示,他打算走连锁经营的路子,把自己摸索形成的管理模式应用到各分店中。
淘宝开网店20条成功秘笈! 淘宝开网店20条成功秘笈
秘笈1设计新颖独特的个性签名和头像。
秘笈2发精华帖、回帖。精华帖不但能赚来银币,还能成倍提高店铺的浏览量。
秘笈3网店装修突出个性风格。
秘笈4店铺名字突出主营业务。
秘笈5友情链接也是宣传方法之一。
秘笈6去他人店铺留言。夸完别人的宝贝再推荐自己的网店。
秘笈7加入商盟。
秘笈8搜索几率高的宝贝关键字。
秘笈9橱窗推荐。越接近下架的宝贝就越放在前面,要尽量把推荐位都留给要下架的宝贝。
秘笈10把性价比高的、独特的产品放在宝贝推荐位上。
秘笈11“红包”、“一元拍”可以提高店铺浏览量。
秘笈12设置旺旺的自动回复时,可以简短的介绍一些自己新上架的宝贝或特色宝贝,吸引顾客参观。
秘笈13多看看求购信息,在求购信息寻找需要你产品的买家。
秘笈14登录搜索引擎。在百度、一搜、雅虎等知名的搜索网站注册自己的店铺,让更多的人注意到。
秘笈15鼓励老顾客或朋友把店铺的产品秀出来,在相关产品的描述里插入链接。
秘笈16到支付宝社区的优惠信息区发布自己的产品。
秘笈17在给他人评价的时候做宣传。可以在后面加上几句“小店新到****,有空来看看”之类的话语,其他人在查看该买家的信誉时就会留意到。
秘笈18多发布新品。
秘笈19多开分店。链接回主店,从而达到增加浏览量,但不能经营相同的商品。
秘笈20去其他网站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