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皖南的群山之中,有一处风景绝美的避暑胜地,此处景色优雅,徽派民居聚集,引人入胜。像我这样的俗人,难以赏析建筑之美,也缺少徽文化底蕴,只能倾向于山水自然风光,于是来到打鼓岭,距离黟县城区大约50分钟车程。

打鼓岭入口距离游客服务中心还有一段距离,乘坐景区电瓶车,沿崎岖山路进入打鼓岭。入口处有一栋两层楼的茶歇亭,还有一个结构简单的山春亭,两边廊柱挂对联:“碧湍飞天洗濯冰心玉壶,银斛泄地激荡正气英风”。
▲山春亭
山春亭侧就是打鼓河,说是河其实称为溪更为何时,然河虽不宽,确是六百里青弋江的源头,雨水从群山间汇聚,从打鼓河归集,流入新安江,最终流向平原大地,哺育亿万生灵。打鼓河,绿荫遮蔽,水流淙淙,远处光照隐约,愈显深邃而悠远,

▲打鼓河
最爱入口处这片竹林,日光斑驳,暖意升腾;细风穿行,空气清新;绿叶婆娑,隐约可见蓝天。既显幽静,又不压抑。石板小径曲折蜿蜒,伸向远处。

▲竹林幽径

▲栈道弯弯
盛夏的骄阳,被山体阻隔,从密林的斑驳间隙折射下来啊,强度已大大减弱,所以,整个山体栈道是阴凉的,山间的流水在山石间奔腾,响彻整个山谷,或大或小,天然立体环绕效果,始终回荡耳边。
▲山涧流水
高大的峡谷,茂密的森林,造就了谷间思润的环境,这让青苔得以肆意生长,它门在巨石间攀爬,在树干上栖息,就连裸露在外的古树根部,都穿上了厚厚的苔衣。
▲树抱石
苔痕上阶绿,落叶缀其间。这嫩绿的苔藓,让人不忍踩踏。
▲苔痕上阶绿
有石桥轻架,上有篆书桥名“跃泉桥”,大约是描述山泉雀跃之状。
▲小桥流水
桥下巨石凌乱,泉水从其中穿过,碰撞跌宕,奔流而下。其中一巨石上用红漆雕刻“上善若水,惟礼惟让”八个隶书大字,这两组词语组合不知源自哪个典故,表达什么思想,或者只是见巨石表面空旷,略作点缀而已。
▲山涧流水
沿山路前行,水声越来越大,震动耳膜。拐过一个路口,一幕壮观的瀑布撞进眼帘。洁白的珠链从高处跌落,被山石阻挡,溅起无数碎玉。水流穿过两石之间的孔隙,冲入碧绿的幽潭之中。
▲仙女瀑
绕回头,继续向上,于林隙处,可见潭水深幽,碧绿清澈。
▲仙女潭
▲栈道
仙女瀑是从一处拦水坝垂落而下的,在其上方,更能感受万马奔腾的迹象,已无少女的飘柔。阳光直射处,水雾烘托出一道隐约的彩虹,仙气十足。
▲仙女瀑
再往上,是一处更为宽广的水潭,景区给这里取名为“仙女淋浴池”,把瀑布当成了淋浴头,而仙女正躲在山石背后洗浴。
▲仙女淋浴池
而仙女晾晒衣服的巨石上,早已长满青苔,落满枯叶。想来,仙女已经很久没来洗浴,或是游客多了不方便,亦或是仙女根本不曾来过。
▲石上青苔
山路难行,山体不断有水侵袭到栈道上,很是湿滑。甚至有水滴坠落,打在脸上,或落入脖颈,冰凉刺骨。
▲栈道
山中溪流始终欢腾奔走,川流不息。于此间,耳畔充斥着水语,虫鸣,鸟叫,浑然不知外物,连手机也没有信号,完全地回归山林了。
▲山涧流水
有铁索吊桥横过峡谷,走其上,晃晃悠悠,铁链震响,脚步错乱,似乎醉酒。
▲水帘桥
▲仰望水帘桥
桥名“水帘桥”,其一侧有天然巨石,其下空,有瀑布从极高处沿山壁落下,颇似传说中的水帘洞。
▲水帘洞
水帘洞前的山路上,稀有的青榨槭树与巨大山石紧密缠绕,相互依存,十分震撼。栈道因此绕路而建,把这一景观留在路人眼前。
▲树抱石
山峰高处,是声如狮吼的三叠瀑。山泉从极高的山体缝隙中倾泻而下,跌宕而出,气势磅礴。
▲三叠瀑
▲三叠瀑
水自山谷中冲刷而下,气势仍不减,以致两侧绿草都整齐地向前倒伏,似巨掌抚慰一般。
▲山涧流水
打鼓岭景区并不大,游历也不累人。可以翻过山头至另一侧的打鼓村,稍作休整,再返回。
▲山中枝条
打鼓岭为何得此之名,现已不可靠,口口相传的,归因于山顶建有一凉亭,亭内有一面打鼓,敲击可发出隆隆声响,回荡在山间,经久不衰,至于是否真是如此,已不重要,炎炎夏日,能来此感受峡谷幽静,怪异山石,赏多姿瀑布,自然流水,应该不虚此行!
打鼓岭位于黟县美溪,是新安江和青弋江的分水岭。几十户人家的村庄散落于山坞谷边,因岭而得名。其地以出产茶叶、香菇、木耳及各种优质杂木而闻名。在峦峰姐妹间,它更以幽远的传说和别致的风景而独树一帜。“打鼓岭”地名由来:此地山高谷狭,莽莽丛林间群峰叠起,一道白练,在峭壁悬崖间飞珠溅玉,蒸云腾雾。那瀑布在山崖间三番冲折,泻入深潭,訇然有声,水声几经山谷回响,像无数面锣鼓在敲打,因而这山叫打鼓岭。打鼓三瀑,就隐泻于这狭谷之中,四季飞悬,经年不绝。如若缘藤攀岩钻洞,便仿佛进入一个笙鼓齐鸣的仙境:自上而下,一瀑一潭。一瀑好似少女粉颊上一缕刘海,秀丽拘谨,声若柳琴轻拨;二瀑恰如仙女甩袖,款款情深,声若箜篌慢捻;而三瀑则若壮士悬鼓抡槌,豪情万丈,冲穴响若惊雷。瀑下三潭,冬暖夏凉,各具风情:一潭明净微荡,最宜掬饮,亦可煮茗爽心;二潭幽柔深邃,最宜静观,任凭神思飞越;三潭清亮平阔,最宜畅游,抑或伴鼓放歌,让山音袅袅。若用“路村千回石径斜,溪流九曲几人家”来形容打鼓岭再贴切不过了。打鼓岭人正踩着铿锵鼓点,走向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通衢。
转载自:黟县徽黄旅游集团微信公众号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