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产权式 酒店 在国内很多大中城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在数量增长的同时,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同样突出。经济型 酒店 24K近日就因与600个小业主合同纠纷被告上法庭。
产权分割出售而引发的600个小业主与经济型 酒店 24K合同纠纷案件昨天在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开庭。众小业主要求24K品牌所属的上海金冠 酒店 服务有限公司归还本金并赔偿。24K方面透露,拟出售麾下位于福州路的 酒店 ,回笼部分资金解决纠纷。
小业主认为24K合同违约
24K酒店是前几年经济型 酒店 较为热门时出现在市场上的品牌。在经营到了5家左右门店后,该 酒店 将物业分割出售或租赁,承诺给小业主一定投资回报,并在数年后归还本金。
“事实上,他们就一直没有给我们约定的回报,而且我花费了29万多元购买了一套房间,到现在还没有拿到合同约定的小产权证,也没有看到整个物业的大产权证,而原本号称要做24K的那家 酒店 ,现在已经变成格林豪泰 酒店 了。更可笑的是,原本所谓的相关担保公司也根本不存在。”小业主周先生郁闷地表示。
类似周先生这样本金、回报、产权证等长期没有获得的小业主还有很多。
在双方协商未果后,众业主以违约赔偿为理由将金冠 酒店 告上法院。昨日开庭时,众多小业主要求法院认定合同违约,且存在民事合同欺诈和虚假担保行为,要求24K方面归还合同本金、给予一定的固定收益。另外,众多小业主都认为存在精神和其他经济损失,照理还应该要求获得一定赔偿,但鉴于目前24K方面的资金状况非常不佳,所以对于赔偿已经不抱有太大希望。
而被告金冠 酒店 方面则表示,正在进行考虑给小业主一个说法,保证小业主的利益。目前24K在上海有一处是自己购买的物业,即位于福州路的 酒店 ,24K方面正在和收购方商洽出售事宜,出售物业的资金可能会用于解决与众多小业主的债务纠纷。
据了解,目前24K所涉及的所有债务总额高达2亿多元,福州路 酒店 的市场估价约1亿多元,也就是说,此次出售只能解决小业主一半的经济损失问题。不少小业主表示,假如24K真的可以成功出售物业,回笼资金,那么可以考虑让步,比如本金是一定要归还的,但可以在投资收益的计算方式上让步。
酒店 产权分割弊端
产权 酒店 作为旅游地产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尼斯一带。 酒店 将每间客房分割成独立产权出售给投资者,投资者一般不在 酒店 居住,而是将客房委托 酒店 经营管理,取得投资回报,同时还可获得 酒店 赠送的一定期限的免费入住权。
“但是这种模式到中国就变了味,这些人根本不懂 酒店 业运作。开发商一般只从房产开发的角度考虑,往往忽略了 酒店 运营将要面临的种种问题。”华美 酒店 顾问有限公司首席知识管理专家赵焕焱指出。
24K连锁 酒店 的投资商为明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普通的房地产企业,为了进一步掘金,该公司于2004年将触角伸向了当时的热点行业——经济型 酒店 。为了快速扩张,24K开始向小业主推行一种变相融资的租赁模式,短期内回笼一笔资金。而24向小业主出售或者租赁出去的物业,大部分产权并不属于24K。去年5月,24K法人代表曾朱福弟被警方拘留,他可能面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指控。
去年初,24K号称引进VC石鼓资本,并号称已在美国注册公司,计划赴纳斯达克上市。但据有关人士称,24K并没有的达到对方经营指标等要求,大举引资遂成幻梦,公司拟定的快速发展、到股市兑现的计划也不了了之,更无法兑现其给小业主们的回报承诺,最终东窗事发。
在此种市场环境和官司纠纷背景下,业者对于福州路接盘者都存在疑虑。不少 酒店 业者表示,24K福州路店的确地段和生意都不错,但目前该 酒店 陷入如此大的经济纠纷,接盘者的兴趣就不大了,除非24K可以解决所有债务问题。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