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微信终于基于社交关系向内容层迈出关键一步时,其巨大成功的背后也隐藏着关系网络的无限未知和系统性的风险,这将是比其竞争对手更大的挑战。
2012年4月23日,腾讯CEO马化腾在北京和《失控》作者、《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对话,讨论失控与控制。
在聊天过程中,他探讨了一种腾讯公司未来的可能性——在底层做产品时放权“失控”,相当于自由孵化、内外部竞争,如果产品做到一定程度且具有价值,公司力量再进入辅助,进入可控状态。
“比如微信,刚开始出来时只是个在移动端收发短邮件的产品,可当它发展起来之后,我们就导入邮箱的资源、微博的资源,甚至是QQ的关系链,帮助它做大做强。”马化腾说。
他没有说的是,微信现在已经成为腾讯最重要的战略级产品,从马化腾个人到整个腾讯,正在不计成本地对其投入巨大精力。
当然,微信本身的潜力也值得如此重视。在公司层几乎没有太大投入的前提下,到2011年12月它已经有5000万注册用户,其中25-30岁的用户超过半数,主要分布在一线大城市,白领人群占总用户的24.2%。
这一核心人群正是之前QQ未曾全面覆盖的“短板”,价值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作为移动即时通信产品,它比QQ更能迎接接下来的互联网移动化、碎片化、分散化和在线化的潮流。
这时候,腾讯资源的导入无疑将微信重重前推了一把。2012年3月29日凌晨4点11分,马化腾发了一条微博:“终于,突破一亿!”而腾讯副总裁、微信总负责人张小龙转发并写道:“433天,从0到1亿,你感觉到移动互联网的速度了吗?”
在“失控”中野蛮成长起来的微信,正在一种难以言喻的可控节奏之下飞速前进,这一案例有许多可供参考的经验,却谁也无法复制。
2012年4月19日,微信在版本号停留在3.5数月之久后,终于憋足劲儿推出了自己的4.0版本。这一版本,将是决定微信未来成就,甚至腾讯公司未来的关键一役。失控或控制,微信在未来一年的敌人将不是对手,而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