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拥有几家甚至十几家高星级 酒店 数量就是一个城市的闪亮名片,但如今在金融风暴之下,以入境游客、高端商务人士为目标的豪华 酒店 却成为 酒店 业的重灾区。在最近于广州举行的亚洲 酒店 论坛上,业内人士更是指出,国内的 酒店 供给已经远远过剩,尤其以高星级 酒店 为甚,即使没有金融风暴, 酒店 业的大滑坡也在所难免。
魏小安(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促进会副会长);
戴斌(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北京中瑞 酒店 管理学院院长);
吕尚怀(香港 酒店 协会总干事); 高天明(海航国际 酒店 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潘文(AC尼尔森中国区客户服务副总监); 沈峰(万达 酒店 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国内 酒店 业没有退出机制
问:前几年多个高星级 酒店 品牌宣布高调进入中国,去年却开始频频爆出高星级在建停工的消息。您认为这是因为经济危机对 酒店 行业的影响,还是高星级在国内市场供给过剩?
魏小安:即使没有经济危机,没有国际上金融海啸的影响,中国的 酒店 也该滑坡,而且始终严重,我判断是形势最长的一次滑坡,这次是L形的滑坡,我的看法是中国的 酒店 还要过5年的苦日子,5年的紧日子,没有10年缓不过来。我们应该研究国内市场的特点,这里面有更大的一块我们没有看到的:不是 酒店 的 酒店 ,甚至不是企业的住宿单位,比如说办事处、培训中心、各类招待所,到底有多少我们都不知道,但是这都是住宿的大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 酒店 业已经进入严重的供过于求的要求,要消化这个供给量没有10年消化不过来,乐观一点需要消化5年,情况比较严重要消化15年。
如果大家现在都停建新 酒店 ,包括招待所、培训中心、办事处也不建了,消化现有供给需要10年。但是能够停止吗?顶多是速度慢一点、数量少一点,没有停止。供给一方跑步,需求一方也在跑步,现在双方都在减缓,可供给一方减缓的速度比需求一方减缓的速度要慢。我认为更难的不是今年,而是经济危机过去以后的日子。
戴斌:如果没有金融危机,中国的 酒店 业面对的压力依然是存在的。现在中国 酒店 的出租率是60%左右,但是这些数据是考虑到16500家星级饭店,如果把这个市场基本面放到30万家住宿机构,我认为这个数据还会进一步下降。过去30年来说,旅游企业主要是围绕入境市场和高端需要发育成长起来的,也就是盯着高端市场来配给我们的产业。但是没有考虑中国的旅游产业进入大众化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供给面。从2004年以后,我一直关注经济型 酒店 成长问题。可能像7天、如家、锦江之星可能会更加适合大众化需求。
在未来的时期,我们要解决的可能是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如果没有这次金融危机,中国的经济运行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如果没有这次影响,依然要解决结构性过剩的问题。一个产业如果每一个风吹草动就感觉到活不下去了,我认为这个产业是有问题的。 问:如果 酒店 行业存在结构性过剩,投资者应该如何调整投资的策略?
魏小安:中国的 酒店 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叫倒闭不转向,倒闭以后顶多转变一下业主,方向没有改变。不像工厂,产品淘汰了就不干了。 酒店 到头来还是 酒店 ,你说 酒店 能转成房地产吗?现在很多房地产项目想转变为 酒店 。这就意味着供给一方基本没有退出机制。在产权上、管理上、品牌上都会有大量的变化,应该给管理公司提供了很多机会。整个供求关系来说,没有退出机制的产业,只能有待于需求。那就希望需求更快速度的增长,这个过程什么时候完成?很可能经济形势回来以后,大家又乐观了。所以我这也谈不到悲观,也谈不到乐观,就比较客观的分析这个形势,尤其是分析中国的特点。
五成游客两年内必游台湾
问: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游客是否会因为口袋缩水而大幅缩减旅游计划?哪些目的地仍然是 酒店 业、旅游业的黄金地?
潘文:AC尼尔森每年在年初跟年末的时候都会对全球51个国家做消费者信心指数的调查,今年调查刚刚做完,调查的结果是4月初会有最新的发布数据。在目前经济下滑的情况下,消费者选择目的地会有什么样的考虑?近一半的受访者都认为基本上不会有影响,超过1/3选择近一点的地方,说明经济下滑对旅游业已经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问消费者,问他们在未来的12月内(这个调查是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做的)有没有出游的意愿,超过半数说有国内游,16%会说有出境游的意愿,只有11%人没有计划的。从目前的形势来讲,国内游为主,出境游占一定的比例。对于最想去的出境目的地,香港仍然在第一位。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已经进入了前十位,之前台湾一直都在前十位之外,这也和台湾成为大陆人士可以去旅游的目的地有非常大的关系。春节之前我们做了一个调查,问受访者是否有意愿在未来的两年内去台湾旅游?只有21%的人数说可能不会,一定不会去台湾旅游。超过50%的人都说一定会去旅游,对于 酒店 业来讲也是一个商机。
目前的挑战是什么?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中国游客的行为改变非常快,特别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举一个例子,每年黄金周都有做出游意愿的调查,2009年的结果跟2008年的结果,尽管经济放缓、经济下滑,大家需要看紧自己的腰包,仍然有近一半的人数都有外出旅游的意愿,比2008年高了10%。
二线城市还有商机
问:去年是奥运年,本以为可以大显拳脚的 酒店 业却不尽如人意;今年是危机年,作为 酒店 管理者,您怎么看待其中的危和机?
沈峰:万达集团2009年在 酒店 行业的投资进入了最高峰,要签下来的 酒店 管理合约是11个,超过6个品牌,这些 酒店 全部都是将于2010和2011年要开业的,很多媒体和专业学家都经常问到我一个问题,在逆势的情况下为什么万达还要扩张?经济危机对我们影响比较大的更多的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几大重要的门户城市。最近一段时间因为考虑到下一阶段的发展,走了几个城市。包括唐山、石家庄、呼和浩特、宜昌等等,都是中国的二三线城市,走了以后做了一个调查分析,结果让我们很惊讶。唐山的GDP很大,但是一个国际品牌的 酒店 都没有。石家庄这个城市也是省会,也没有国际品牌的饭店;宜昌也是没有任何一家五星级饭店。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国高端的市场不是多了,我认为在二线城市是刚刚开始。
高天明:去年有许多特殊情况导致旅游被压抑了,去年大家都知道冰雪灾害、地震、奥运等等,本来以为奥运 酒店 可以赚一把的,结果亏了。从目前情况来讲,今年有逐步的释放,所以对今年的业绩比较乐观。而海航今年选择另辟蹊径,主打婚庆市场,在海南推出了一条龙服务,借助电影《非诚勿扰》里的广告宣传,相信会有很好的效果。
但是,需求的正金字塔和供给的倒金字塔仍然是中国的 酒店 现状,这种 酒店 现状不改的话,谁的日子都不好过。为什么大家对高星级 酒店 越来越感兴趣?一方面跟形象工程有关系,我认为提倡建六星级 酒店 是错误的导向,提倡大众旅游跟现行的星级评定标准有矛盾。
吕尚怀:最近还有人问我,香港迪斯尼的地产项目怎么还没搞起来?我听了这句话之后就明白了,在上海搞迪斯尼可能会变成地产项目了,有了世界级品牌,周边盖的房子肯定可以卖得非常贵的。国内的五星级 酒店 为什么要盖?业主告诉我,不盖五星级的话,周边的房地产怎么能够卖这么高的价钱,这种心态其实并不健康。大家都知道深圳的五星级都非常多,深圳在一年当中是不可能有5%的游客增长,现在深圳房间的数量恐怕到2012年一直会过剩的。
来源:赢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