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退役列车举行欢送仪式 将童年梦想变为铁路情结
“再见,铁面!”“谢谢你,铁面!”“辛苦啦,好好休息吧!”听到这样的话,你会不会认为是朋友之间道别?其实,这不是普通朋友道别,而是日本的铁路迷们对新干线第一代列车———希望号300系车型的依依惜别。
300系车型因车头是倾斜的平面,有点像金属做的假面具,日本铁路迷们因此亲切地称它为“铁面”。上面的惜别之语是为“铁面”光荣退休举行的盛大送别会上的一幕。当天,日本全国各地都有铁路迷赶到新干线的各个车站为它送行,最后一班车的车票在开售后数分钟内全部售罄。铁路公司推出的纪念车票也只有幸运儿才买得到。车开出的一瞬间,无数只手举起相机拍照留念,车站准备的留言板上也写满粉丝们感谢和告别的话语。
随着相关技术和节能要求的提高,日本铁路的车型不断更新换代。旧的车型退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难得的是,每次都会出现上述一幕,日本人的铁路情结令人感叹。
日本最初的铁路是明治维新的第二年,即1869年,在英国的支援下开始建设的。起初,只在东京的新桥和横滨之间运营,没想到大获成功,政府开始在各地修建铁路,不久还以半官半私的方式允许私人开设铁路公司,形成各地铁路大开花的局面。不过,那时有财力有闲情去享受铁路的人毕竟是少数,日本最早一批铁路迷大多是银行家、实业家或大学教授,他们雇用知名的摄影师沿线拍摄,留下数量庞大的照片。他们还发行《铁道趣味》等专业杂志,战争时期甚至还有人冒着被当作间谍的危险去拍摄火车照片。著名诗人兼童话作家宫泽贤治的《银河铁道之夜》也为人们开启了对铁路的兴趣之门。
男孩小时候几乎都喜欢小火车、小汽车,日本人则把童年的爱好和梦想保留下来。高仓健主演的《铁道员》中,积雪的车站,孤独的铁道员,一丝不苟的动作……深深地印在人们脑海里。穿制服的铁道员成为众多日本小朋友的偶像。长大后,即使从事其他工作,只要有机会,他们仍然愿意实现这个梦想。而铁路公司也乐意满足大众的愿望,有时会在特殊日子邀请普通市民或小朋友当一天车站站长。电视台做节目,也常让明星去当“一天站长”或“一天铁道员”。
日本全国还有不少铁路博物馆,收藏了各种火车模型、照片甚至实物。1953年,日本第一个全国规模的铁路团体“铁道友之会”成立,昭和天皇的女婿,即著名的“铁路通”鹰司平通担任交通博物馆馆长,铁路迷以交通博物馆所在地神田到秋叶原一带为活动据点,把对铁路的痴迷发挥到极致。
铁路迷们有个亲热的称呼,叫“阿铁”,女性铁路迷则叫“铁子”,不是铁路迷的人被称为“非铁”,对铁路的爱好程度以“铁分”来表示。这几年宅文化盛行,“铁道宅”也成了他们的新名字。阿铁们对铁路的爱表现在各个方面,有的专门喜欢研究各种车型、装置,昵称“车辆铁”;有的喜欢给火车拍照,昵称“拍拍铁”;有的热衷于把铁路有关的声音录下来进行比较分析,昵称“音铁”;有的对各条线路的时刻了如指掌,号称“时刻铁”。至于收集和铁路有关的物品,比如车票、模型等的“收集铁”,算是阿铁的入门级。
有人一定觉得奇怪,单调的时刻表竟然也有人当宝贝。不错,一位供职于日本铁路公司的铁路迷告诉记者,他喜欢上铁路就是因为小时候看时刻表。厚厚的一本时刻表上记录了各条线路各种火车的时间,仿佛可以看到一列列火车正在轰隆隆地准时到达、出发。默念着许多听都没有听说过的车站名字,仿佛自己也去往了这些地方。对远方的憧憬,大概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日本车站通常都设有一个小柜台,上面系了一枚印章,章上不仅刻有该车站的名字,还有该地的名胜特产,比如热海车站的印章中间刻有热气腾腾的温泉、樱花盛开、果实累累,上方写有“温泉香弥漫,日本第一温泉街”。如果说车站是进入当地的门户,那小小一方印章就是它最简洁的名片。收集这些印章,日后翻看起来,重温当时旅行的心境,回味无穷。有的车站会在车票上做一点特殊标志,甚至有明星做节目把自己的头像印到车票上。日本铁路还有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们的“车站便当”———只限当地车站供应的美味盒饭,这让好多阿铁往返千里,乐此不疲。
铁路,并不是单纯的载客工具,它承载的是乘客的喜怒哀乐。在记者看来,日本铁路最大的魅力在于,每一条铁路既扎根当地文化,又有连续性和扩展性,让乘客和铁粉们感觉和铁路十分亲近,而且,不同的人能感受到不同的乐趣。这大概就是日本铁路文化的精髓吧。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