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关部门的全力打造下,2753种中国菜及酒水将拥有正规的英文名,以解决中餐国际名称混乱的现状。依据《中文菜名英文译法》讨论稿,童子鸡将升格为“春鸡”,“田园素小炒”将成为“让素食主义者高兴的菜”……这固然比“四喜丸子”叫“四个高兴的肉团”要有文采得多,也直观得多,可改了名,真的更有利于中餐国际化吗?区区一个菜名,兴师动众之后,收效如何?
特级厨师冯鹏曾为北京亚运会服务过,以后在瑞士工作了1年多,并在西餐企业从事管理多年,在他看来,中餐国际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更多、更扎实的努力。
中餐国际化程度不高
中餐的国际知名度非常高,与法餐齐名,不是早就实现国际化了吗?
冯鹏:中餐影响力确实比较大,但中餐馆的国际排名却并不高。英国著名美食杂志《Restaurant》2010年全球50家餐馆排名中,亚洲只有3家入围,日本一家,新加坡两家,大陆餐馆名落孙山。而同期公布的亚洲20大餐馆中,香港占6家,澳门1家,大陆只有“大董烤鸭”一家,排名恰好是第20位。可以这样看,中餐知名度高,但中餐馆却并没打入主流,国际公认的最好的中餐馆不在大陆。
这是不是有文化隔阂的问题?
冯鹏:肯定会有这个因素,但同为亚洲国家,日本有8家餐馆列入《米其林指南》(被称为世界美食地图),而英国本土却只有2家,这说明,日本餐馆的国际化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以“美食之都”纽约为例,每年能挤进最佳餐馆排名的中餐馆寥寥无几,远不如日餐馆,甚至落后于韩餐馆。总之,我们自己看自己,和别人看我们,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中餐差在服务上
为什么中餐人人尽知,中餐馆却不被认可?
冯鹏:这有很多原因。从技法上看,中餐没有西餐的摆盘、日餐烧烤等花样,观赏性、噱头没那么强,比如印度抛饼,几年前风靡北京,因为大家没见过这个做法,觉得新鲜,可它并没提供什么新口味;从经营角度看,中餐馆多走低端路线,讲究薄利多销,不熟悉高档餐馆的经营之道;从口味上看,西方主流美食界还没有真正接受中餐;从服务上看,我们的差距非常明显。一家好的餐馆,不是菜品好就能成功的,服务才是关键。
一提服务,是不是用西餐标准来套中餐呢?
冯鹏:中餐服务弱,确实是一个突出问题。以北京来说,像样点的日餐馆、韩餐馆,都能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说明它们在服务上比较好地保留了其文化特色,可有多少中餐馆能让人过目不忘呢?
服务好坏在于人
中餐需提高服务质量,这是一个老话题了,可为什么总也解决不了?
冯鹏:原因很复杂,但关键在人。中餐服务员工资比较低,很难留住人,像西餐馆那样,大学毕业生能干上3-5年的情况,实在太少了,城市人不爱干,只能招聘农民工。这些孩子从小生活在农村,压力小,所以比较散漫,缺乏程序意识,突出表现在眼里没活儿。在西餐馆,一个好的服务员能看五六张台子,还能做到有条不紊;而我们的服务员看四张台子,就已经手忙脚乱,顾不上什么服务细节了。
您说服务细节指的是什么?
冯鹏:比如该怎么上菜、摆餐具等,你不能把菜“咣”地就给人家撂桌子上。好一点的西餐馆,服务员走路要快而安静,我们服务员习惯了大喊大叫,走起路来劈啪乱响。不论是西餐还是中餐,上菜程序都非常讲究,在西餐馆,好一点的服务员见老顾客进来,能直接通知后厨,什么时候上什么,顾客吃完头盘,聊两句,主菜一准上来,咱们中餐馆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后厨也做不出来,顾客不催,服务员就想不起来,主菜上来了,凉菜还没到,这种事并不罕见。当然,国外食客有为服务埋单的习惯,咱们这儿没人给小费,所以服务质量提高了,服务员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利润低限制了服务质量
像这些问题,加强培训不能解决吗?
冯鹏:中餐馆利润太低,一般情况下在50%左右,竞争激烈的地区只有30%,而西餐馆利润一般在70%以上,单品价值高,这就给经营提供了更多的操作空间,你看西餐馆多会儿有单间?因为桌子隔得远,大家吃饭时都自觉地不影响他人,中餐就不行,房租压力太大,同样的店面,摆十张台子和摆八张台子的效益完全不一样,所以中餐馆都特别挤,只留下很小的过道,加上我们的人文环境和国外不同,大家习惯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所以异常嘈杂,想商量点事,就得订包间。利润空间小,餐馆为服务员提供的培训就非常有限,招人主要看便宜,这就形成了习惯,服务员在这家干不下去,转脸就去另一家。在国外,服务员拿不到老板的推荐信,下一家餐馆不敢用,我们则糊弄惯了。总之,咱们服务员最大的任务不是把客人服务好,而是让他赶快吃完饭,把桌子给腾出来,忙的时候,抠鼻子、捋头发、抠指甲的情况比比皆是,在西餐馆,这是绝不能容忍的。
怎么才能改变这样的现状呢?
冯鹏:暂时很难,因为中餐馆服务员工作时间普遍偏长,以北京为例,一周只能休一天,每天至少10小时,没有加班费,所以员工的敬业精神、服务意识、细节把握上很难提高,国外法律比较严格,服务员法定工作时间每天6小时,虽然短,但保证效率,所以服务质量高。
明档咱们开不起
像印度抛饼、日式烧烤这样的花活,中餐也有啊,比如“大翻勺”,为什么我们不搞点这样的噱头?
冯鹏:中餐太复杂,备料就好几百种,日餐、西餐就那么几样,几乎是流水线作业。中餐确实可以开明档,可厨师再有本事,50锅下来,什么花样也就没有了,特别是“大翻勺”,厨师来20锅,体力也支持不住。况且,“大翻勺”这样的技术已基本失传,过去扒菜都要靠“大翻勺”,现在做香菇扒菜心,都是先用开水把菜心焯一下,摆好盘,再一浇汁,又快又省劲,可口味就全不对了,好在顾客也吃不出来。“大翻勺”这样的技艺,没三五年是练不出来的,老师傅可能还会,可真开明档,谁雇得起?
中餐太复杂,这是不是也影响了它的国际化?
冯鹏:复杂不是问题,关键是口味不稳定。以宫保鸡丁为例,目前北京至少有6种以上的做法;再比如鱼香肉丝,一个厨师一个味,这让人家怎么接受?中餐动辄几百个菜,但具体到一个单品上,厨师这辈子可能就做过几次,味道自然就没准。
订规范关键要懂行
为了让中餐国际化,我们订了许多规范,为什么效果尚不显著?
冯鹏:制定规范没问题,但关键是要懂行,这些规范究竟是怎么来的?是到市场去调查了,还是找几百个老外做了问卷?餐饮面向的就是普通食客,找来一堆院士订规矩管用吗?其实要走向国际化很简单,我们可以根据世界各国的情况进行细分,比如北欧人的口味是什么,中餐能不能找到对应的,南欧人喜欢什么,中餐能不能匹配?根据老外的口味,适当调整我们的配方,这样别人才能接受。现在北京的外国人这么多,找几十个来品尝一下改良后的中餐,不是很方便的事吗?可问题是,现在咱们有一个机构管这事吗?都说中餐国际化,谁来踏踏实实地做这些基础工作呢?
传统中餐服务好
这些基础工作有意义吗?
冯鹏:当然有意义,我有一位伊朗朋友,他不太接受中餐,但很喜欢吃丸子,我想这是因为西餐的牛扒、汉堡其实就有丸子的影子,找到共同点,深入挖掘下去,中餐就能走向世界。从技法上看,我们比西餐要丰富得多;其实从传统上看,我们的服务规范也领先于西餐。比如在仿膳时,每道菜服务员都要介绍其历史故事,给客人留下拍照的时间,这些服务其实是领先的,关键是我们能不能继承和发展,好的服务可以弥合口味的差距。
为中餐厘定菜名,是不是也可以看成是这个服务中的一部分。
冯鹏:我觉得没必要,一个菜的名称是历史形成的,是市场博弈后的产物,自上而下的干预效果未必会好;再者说,让人一眼就能看明白的菜名未必就是对的,把原材料说得很清楚,食客就能明白其口味了吗?就像西餐中的“希腊沙拉”,人家就不说成“番茄小黄瓜切片青椒红洋葱加奶酪”。西餐的菜单不同,上面是菜名,下面注明原料,中餐菜单也可以这样改造。任何规范,应该从实践中来,不能想当然。
从吃饱到吃味道
中餐要走向国际化,是不是在宣传上应下更多的工夫?
冯鹏:确实,我觉得至少别再只是宣传烤鸭和饺子了,还是先找50个外国客人,让他们来提意见。餐饮面向的就是客人,客人怎么想你都不知道,宣传能有什么效果?中餐过去是为了吃饱,所以分量足、讲实惠。可西餐是吃味道,摆盘后也就是一口,可为啥国外认大董烤鸭?因为它在使馆区,主动引用了一些西餐技法,所以老外能接受。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主动去适应别人,这才能走向世界。这一方面取决于餐饮企业的雄心,是想走出去还是觉得争取本土市场就够了。另一方面,管理部门应更有作为。我陪外国食客逛北京餐馆,说实话他们很迷茫,不知道该点什么,最大的困惑就是看上去每家菜品都很多,可这家餐馆和那家餐馆之间口味差别却很小。长此以往,人家对中餐的评价就会越来越低。陈辉/文
冯鹏
北京人,特级厨师,有丰富的中餐、西餐从业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