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时间:2011年4月
访谈者:于馨
访谈目的:为了更好的验证个人职业生涯的科学性,从个人想要从事的各类行业中寻找不同职务和性格的人物进行访谈,从而对个人职业生涯进行更合理的规划。
访谈方向:企业管理、老师、漫画家。
访谈形式:问卷访谈、资料搜集。
访谈对象:新东方某分校校长张老师、南京某物流公司高级经理刘先生、某检察院院长程先生、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长陈女士、日本著名漫画家臼井仪人(不是访谈是通过信息搜集)、木村拓栽(不是访谈是通过信息搜集)。
访谈内容:
新东方某分校校长张老师
人物简介:张老师,27岁,男,出生于甘肃兰州,2006年毕业于某重点大学工程管理专业,2005年至今一直就职于某新东方,从普通的新概念教师成为现在的新东方某分校校长。
工作内容:学校教务、教学、市场、后勤等工作统筹。
所需技能:领导能力,沟通交流能力。
职业生涯:张老师从小英语成绩优越,取得了很多奖励,但进入新东方却很巧合:大三在一次选修课时碰见一位朋友要去新东方应聘,就陪同这位朋友去面试,结果他朋友被淘汰了,而他却顺利通过了。从大三起,张老师就开始在新东方讲课,凭借着自己坚持不懈的毅力以及不断的学习和改变,从新概念教师成为四级词汇主讲,再到部门主管,最后成为新东方某分校校长。六年来,虽然他不是新东方最耀眼的那一个,但他却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别人的认可。
感悟:工作中心态的历练无比重要。
总结:在新东方感受了各种各样名师的魅力后,也想象过做一名老师,要回到家乡做一名老师,改变我们中学老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态度,让我的学生明白做人比学知识更重要,学知识更要用兴趣引导,既然选择学习就应该踏踏实实把该做的做好。但是,只是想想,老师终究不是我喜欢和擅长的职业。
南京某物流公司高级经理刘先生
人物简介:刘先生, 33岁,男,出生于青海乐都,2000年毕业于郑州某大学会计电算化专业,2002年至今一直从事物流方面的工作,中间跳过两次槽,从一个营业员变成了高级经理。
工作内容:物流体系中的营运管理。
所需技能:统筹的资源调配,团队管理,明确的经营方向,不断改变和尝试的精神。
职业生涯:刘先生1996年通过成人自考进入郑州某大学,2000年毕业后一度失去方向,不知何去何从,2002年通过朋友介绍以营业员的身份进入宅急送物流公司,2004年升为营业厅经理,但一直到2006年也没有晋升及发展的机会,为此2006年跳槽进入顺丰速运公司成为储备经理,一年后正式成为高级经理,直到2010年,被现就职物流公司挖走,职位是高级经理。在顺丰的四年时间,是刘先生成长最快也是收获最多的时间,这四年对他的锻炼使他从一个名存实亡的管理者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管理者。现在富裕的生活也和他认真踏实的性格分不开,虽然屡次跳槽,但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发展及待遇这是明智的。
感悟:工作中要持之以恒。
总结:一个管理者的工作是我向往的,刘先生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凭借自己的力量通过十年的努力成为了现如今的管理者,这也是我追求的。然而刘先生这样的并不是大多数,所以想要有刘先生现在这样的生活和地位,仅仅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不行的,它考核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还有综合素质能力。
某检察院院长程先生
人物简介:程先生, 46岁,男,1986年毕业于某地农林大学农牧经营管理专业,1986年被分配工作,但由于所从事工作没有任何发展前景,以及没有兴趣1989年通过选拔进入当地检察院,直至今日。
工作内容:负责检察院各项工作的统筹规划以及与上下院级之间的协调与联系。
所需技能:领导者的管理能力、相应的法律知识、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职业生涯:程先生于1986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当地农牧经营管理站,从事一般的农牧经营管理工作。工作期间认识到工作毫无发展前景,以及工作的枯燥乏味性,果断决定参加1989年当地检察院选拔考试并顺利进入当地检察院反贪局,是一名普通的检察员。由于当时制度不完善以及程先生家境贫寒,直到2002年,才晋升为反贪局局长。这13年时间,程先生一直承受着顶头上司的压制,工作任务也很繁重,到处出差,但他并没有放弃,因为他在看到这份工作前景的同时也深深的热爱着这份职业。直到国家对于公检法行政部门的制度逐渐完善后,程先生才有了晋升的机会,2002年,凭借13年优秀的工作表现成为当地检察院反贪局局长。2007年,应当地政府对公检法的管理要求,被分配到另一县城担任当地检察院院长。在检察院工作的这22年,程先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领导,见识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他不断的学习总结经验,才有了现在有权利有地位的生活。
感悟:工作中不是弄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就可以,还要懂得人情世故。
总结:程先生现所拥有的地位和权力是我需要却望尘莫及的,从一个检查员到检察长,除了要求相应法律技能水平的提高,更多的还要学会人际关系的处理,社会是很现实的,领导确实喜欢积极主动、能说会道、会来事的员工,但这又和我现有价值观存在着差异。办公室政治、恰到好处的“拍马屁”等是我现阶段不会的也是不想的,但这也是一种技能。所以,这个职位和工作的方向诱惑很大,但对我来说从事这一行的可能性很小。
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长陈女士
人物简介:陈女士, 46岁,女,1986年毕业于某地一商业学校商业会计专业,1986年被分配工作,工作期间曾为追逐理想,停薪留职办起个体户,后来又因为家庭和生计跳槽至先工作单位。
工作内容:负责公司的财务核算、审查以及与外部管理部门和下属公司的财务往来工作。
所需技能:需要精通会计的实际操作、领导沟通能力以及相应的法律知识。
职业生涯:陈女士于1986年毕业后被分配至当地一家医药公司担任会计工作,这期间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1993年成为医药公司副总经理,但当达到副总经理是她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快乐,从而想起了自己一直的梦想开服装店,那时的当地经济水平落后,生活质量低下,但是由于她对时装的执着,于1995年停薪留职,在当地开起自己的服装店,她果断决定放弃当时大多数服装店的货源地,只身一人前往广州进货,在当时她服装店里的衣服引领潮流,受到很多人的关注,第一年生意十分火爆,但紧接着服装店如雨后春笋,有了竞争压力,生意逐渐走向衰败,于是1997年回到医药公司,担任销售工作。随着国家对医药公司管理的严谨化,医药公司在2000年面临倒闭风险,陈女士于2001年跳槽至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担任会计,刚工作的前几年幻想着有什么改变,但自己却没有作出努力,慢慢才明白不要和他人比较,脚踏实地的工作才会有成果。于是2008年晋升为投资公司的财务部长。经过几十年的工作和折腾,她发现如果因为不喜欢就不认证对待,永远都不会有进步。
感悟:幻想过天上掉馅饼,年轻时工作不努力、不学习。现在才明白只有脚踏实地努力去做心存梦想生活才有意义。
总结:财会方面是我不怎么喜欢的一个行业,但是这位陈女士的职业生涯却对我有着借鉴作用,因为我也有我自己的梦想并想把它实现,并不是每一个梦想都可以实现或者实现后也和自己梦想的一样,所以我们在做出决策的时候要理性分析,但很多事也只有在自己经历过后才会懂得,就像陈女士说的脚踏实地努力去做心存梦想生活才有意义。
日本漫画家臼井仪人
人物简介:臼井仪人,日本琦玉县人,男,25岁时获得漫画新人奖,32岁时也就是1990年因绘制《蜡笔小新》一举成名,成为日本当代漫画大师,后建立起自己的漫画工作室。其漫画幽默搞笑却反映出日本的现实社会情况和日本人高压力的生活,受到世界各地,各个年龄层的热烈追捧。2009年9月19日,因登山不幸坠入山谷去世,享年51岁,蜡笔小新从此失去爸爸…
工作内容:负责《蜡笔小新》、《超级主妇月美太太》等多部连载漫画的主要绘画构思工作。以及其漫画工作室的管理和运营工作。
所需技能:需要精通电脑绘画的实际操作、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管理者的相关素质。
职业生涯:臼井仪人1958年4月21出生于日本静冈县,1977年工业高校毕业后读了半年技术学校后辍学,一边打工赚钱养家,一边坚持画些漫画。1979年就职于广告公司,1985年参加漫画Action新人奖比赛,并凭借《堕落商店store物语》(中文译:不良百货物语)夺得该奖,也就是到他27岁时候才正式以《不良百货商场》出道,但由于他画的是四格,推广时有太多的局限性,勉强到1990年,他推出了一个新连载--《蜡笔小新》,讲述一个色色的小孩子日常生活的故事,连载在双叶社的成人漫画杂志上,第二年被拍成动画,没想到一炮而红。后来蜡笔小新先到台湾然后再流传到大陆,同样引起热潮。但是又将其批了一顿,将日本文化毒害中国人民的罪魁祸首安到小新身上,有点替小新鸣不平。在连载小新的同时,他也陆续发表了些作品,主要都是些四格作品,用自己的视角和想象力,把生活中平常的点点滴滴用荒诞而又恶搞的手法描绘出来,让最平凡的事情和人物变的不平凡而有个性。臼井义人的画风简陋,不少地方都是只有简单几笔,但漫画重在创意,有时简朴的画风反而看起来更有魅力,而对漫画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总结:我最喜欢看的书就是漫画书,《蜡笔小新》是我看的第一个连载漫画,很多人只是看到了小新色色的地方,就说《蜡笔小新》是不良漫画,但却没有看见小新身上那些闪闪发光惹人爱的优点,直到现在我还在关注着《蜡笔小新》我希望他不要因为失去爸爸而听下前进的脚步。成为漫画家是我最最希望的,也是最喜欢的,但是一直没有付出行动,我没有像臼井老师一样坚定的信念和永不放弃梦想的勇气。这个职业如果出道了出名了就是功成名就了,但那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一直含辛茹苦的奋斗,这份职业永远是我最热爱的,却也是我永远不会从事的。
木村拓栽
人物简介:木村拓哉, 38岁,男,1987年初二的他加入Johnny’s事务所,1991年高中毕业,并正式出道。出道至今二十年中,连续十五年成为日本最受欢迎的男性,公众对他的昵称“Kimutaku”(木村拓哉Kimura Takuya的缩写)家喻户晓,并于次年被编入词典。木村出道后基本上以每年一部电视剧的速度更新自己的剧集,他的《悠长假期》等创造了日本电视剧的收视神话。
工作内容:定期发行音乐专辑,拍摄电影、电视剧、话剧及配音等工作。
所需技能:演员及歌手的基本素质和对事业的热爱。
职业生涯: 以下内容为百度内对木村的介绍,没有比这个说的更好的了!
1987年11月,初二的木村加入Johnny's事务所。 1988年3月,事务所安排木村与另外5位男孩组成了6人团体SMAP(96年森且行退团)。 1989年因演艺活动集中在东京,在犊桥高中就读的木村在高一时转学至东京代代木中学,住在东京的姑母家中。 1989年刚满17岁的木村被国际著名舞台剧大师蜷川幸雄选中,参加了根据唐十郎作品改编的舞台剧《导盲犬》的演出,从此迷上表演,被业内评论家称赞“具有天生巨星光芒和令人难以忘怀的魅力”。 1990年出演单元剧《弟弟》和《拄拐杖的橄榄球员》,演技获得好评。 1991年木村高中毕业。smap发行第一张单曲出道。1992年出演北川悦史子编剧的女同作品《是谁偷走我的心》,开始引人瞩目。 1993年在《爱情白皮书》中担任配角,其自然的表演为他赢得了TV guide和TV life的最佳男配角奖,同时也征服了观众,压倒男女主角成为观众最爱,在片中佩戴的笨重黑框眼镜风靡一时。年初,在有“人气风向标”之称的日本权威女性杂志《anan》的“最受欢迎男性”排行榜上取得第五名。 1994年凭借在首部电影《SHOOT》中的出色表现赢得「石原裕次郎新人赏」,而后《青春无悔》中的角色引发青少年一代尤其是男性的追捧和模仿,在日本带起长发风潮并辐射整个亚洲。下半年,登上《anan》“最受欢迎男性”排行榜首位并蝉联至今(截止到2008年)。注:2009年起《anan》杂志改版,不再进行此项评选 。1995年据世界五大传播公司之一的电通(Dentsu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Inc.)调查,“Kimutaku现象”(木村拓哉现象)在95年创造了1520亿日元的经济效益,他的名字成为“美男子”的代名词。公众对他的昵称“Kimutaku”(木村拓哉Kimura Takuya的缩写)家喻户晓,并于次年被编入词典。所拍摄广告因太受欢迎,所有海报一经贴出便被人撕走,难以承受更换费用的商家只好雇佣全副武装的警卫看守海报,成为当年一大怪现象。同年,受邀出演《御法度》中美少年加纳一角,由于种种原因电影推迟三年才开拍,大岛渚在《御法度》公映时还强调没能让木村主演是他最遗憾的事。 1996年年初为KANEBO唇膏代言,成为首位为女性化妆品代言的男性名人。春季出演《悠长假期》,该片被视为日剧巅峰之作,已成为日剧经典,木村也开始被冠之以“日剧天王”的称号。12月12日,木村个人策划并通过个人事务所(以其父名义注册)出版了一本写真集,这段小插曲在Johnny's事务所历史上是第一次发生也是最后一次。这本名为《木村拓哉》的写真集成为日本男性写真史上唯一超级畅销作品,其艺术性与大胆出位受到各方高度赞赏。写真集在亚洲很多地区引起轰动,王家卫也被其中一张木村穿着中国宫廷女装的照片吸引,于次年邀请木村出演《2046》。尽管首次运作获得极大成功,木村个人的事务所还是在不久之后便无声无息地消失了。1997年木村近乎歇斯底里的危险气质成为他表演“BAD BOY”的潜质。他在日剧《GIFT》中玩蝴蝶刀,造成大量因少年模仿他而发生的伤害事件,迫使剧组不得不在播放前删减木村玩刀情节。次年初相继发生几起刑事事件,其中一起是学生刺死老师,而那位学生向警方供认自己是模仿木村在《Gift》里的角色。日本媒体不从社会自身找原因,而纷纷指责该剧和木村,《GIFT》被永久禁播,已经开始发售的录像带也被从商店柜台上撤下。同年,木村代言TBC美容院广告大获成功,TBC接到了数不胜数的男性咨询电话,倍受鼓舞创立了男性分部,日本第一家男性美容院由此诞生。其他美容院也纷纷效法,日本男性美容业从此发展起来。 1998年在电视中跳parapara,带起日本的parapara风潮,并在此后卷遍亚洲各国。2000年出演《美丽人生》,最高一集收视率高达41.3%。12月5日,木村与比他年长他两岁多的女歌手工藤静香结婚。日本唯一的国营电视台NHK将“国民偶像木村拓哉结婚”作为国事新闻播报,电视台每十五分钟滚动插播木村宣布结婚的记者会片段,被当时媒体用“只有天皇驾崩能相提并论”来形容。2001年因出演《Hero》中的检察官,使本来不受欢迎的检察官取代律师成为当时各校法律专业学生首选的职业。 2002年出演《从天而降的一亿颗星星》,正值韩日世界杯在日本举行,仍取得了二十多点的好成绩。 2003年以航空公司为背景的《Good Luck》播出后,日本航空公司收到大量求职信,航空业成为日本人最向往的职业;在片中出现的ANA全日空航空公司股票大涨。同年出版的散文集《开放区》在两星期内售出20万本成为最畅销作品。 2004年在《Pride》饰演名为Halu的冰球选手,令在日本倍受冷落的冰球运动引起掀起了高潮,冰球比赛观众增加了3倍,大量家长送自己的孩子去冰球学校。日本冰球联盟JIHF为此以Halu这个名字授予剧组锦旗,并把“日-俄冰球友谊赛”命名为“Pride Cup”。 5月,《2046》入围戛纳电影节竞赛片。木村赴法参加戛纳电影节期间,在回答记者对于戛纳印象的提问时说戛纳像热海,结果在日本引发了去热海旅游的热潮,拉动了热海经济,该市市长专门通过媒体表达了对木村的感谢之情。同年,给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男主人公哈尔配音,得到评论家与观众的一致赞扬。制片人铃木用“完美”来称赞木村的配音。宫崎骏大师对配音一向要求严苛,饰演女主角的倍赏千惠子被NG多次,用了近一个礼拜时间才完成配音,对于木村却任其自由发挥,最终木村配哈尔这个角色只用了3个半小时。宫崎骏认为木村就是哈尔,对其配音极为满意。2005年在日剧《ENGINE》中饰演一名赛车手,木村没有用替身,所有赛车场面亲身上阵,为了让自己的体能适应职业车手在赛车环境中所需承受的体能极限,练胖练壮练粗脖子,在超重与近乎沸点的高温下实拍赛车场面。 2006年《武士的一分》为木村赢得了权威的日本电影学院奖和蓝丝带奖两项电影大奖的最佳男主角提名,但他的事务所却替他回绝了提名,声称旗下艺人不参加任何竞赛性奖项评选。尽管如此,由北野武任评审主席的东京体育电影大奖仍不顾事务所回绝把最佳男主角奖颁给了木村,历史最悠久的“电影旬报十大”也将木村选为该年度最佳男主角第二名。次年,木村又凭该片赢得了日刊体育电影大奖的影帝。 2007年木村在《华丽一族》中的出色表演令他在韩国首尔电视奖32个国家130位男演员的竞争中力压群雄,夺得影帝头衔。该剧也令木村第7次获得日剧学院赏。该剧原作者山崎丰子在看剧后向木村表示感谢,并称他为“木村铁平”。《华丽一族》的外景地成为旅游热门地点,人物活动的主要舞台神户市入境游客突破一千万,创下神户市旅游客流量史上第二高(第一为1981年神户世博会),木村在片中穿着的法国YSL西服虽然昂贵,也被抢购一空。《武士的一分》最终票房41亿,差不多是山田导演“武士三部曲”前两部票房加起来的两倍,打破了日本时代片票房纪录,成为松竹电影公司史上最卖座的电影。秋季公映的由木村主演的《HERO》电影版票房超过81亿,成为全年票房冠军。 连续八年、合计第九年当选日本广告综合研究所《日本广告白皮书》“广告代言人好感度排行榜”男性部门(又称CM King)第一名。在《日经娱乐》对日本艺能界所做的年末盘点中,木村在影视广告各方面的成绩“没有言语可以形容”,高居2007年度最热人物排行榜榜首。 2008年挑战日剧史上平均收视率只有10%的政治题材,最终木村领衔主演的《Change》创下21.7%的政治剧最好成绩。扮演史上最年轻的首相朝仓启太,最终回朝仓总理的22.5分钟长篇讲演有15页台词,而且是一镜到底的长镜头,木村既未用提词板也未NG,一气呵成,创造了日剧史上最长单镜头记录。凭本剧第八次夺得日剧学院奖最佳男主角,继续改写由他自己保持的学院奖获奖最多演员纪录。《Change》最终回木村的演讲独角戏虽长达22.5分钟,收视率却在这期间飙升4%,使最终回以平均27.4%、瞬间31.2%画上圆满句号。很多政治家包括日本政府首脑都表示在追看《Change》,剧中涉及的一些现实问题也成为话题,每集收视率都被拿来与当时福田内阁的支持率相比。美国《华尔街日报》也撰长文称福田输给了这位虚构的首相。日本官房长官 町村信孝(相当于副首相)在记者会上就此发表看法:“日本的政治家,没人能赢得过木村拓哉。”很多台湾政客也追看该剧,甚至模仿木村剧中装扮进行竞选。 2009年TBS电视台全面改革,为振兴周末期间收视惨淡的土八档(周六晚八点开始播放的日剧)请木村主演《Mr. Brain》。由于木村主演的主人公爱吃香蕉,在当时引起了一股香蕉热。该剧最终平均收视20.1%,而土八档平均收视仅10%。虽然该剧取得了土八档史上最好成绩,但现代人的生活规律决定了这个档不合时宜,在随后播出的几部剧收视不佳的情况下,TBS不得不取消了这个档。 2010年主演电影《宇宙战舰大和号》。日本文部科学省表示,为提高青少年对宇宙科学的热情,将制作《宇宙战舰大和号》的启蒙海报发放到日本各学校。日本文部科学大臣川端达夫在记者会上说:“希望借此加深大家对宇宙政策的理解”。为动画电影《REDLINE》配音,该片也获选成为日本文化厅的支援作品。主演《月之恋人》,在中国上海进行了外景拍摄。
总结:木村拓栽会出现在我的任务访谈中,当然是因为他是我的偶像,不过我没有办法去对他进行访谈,但是我依然想将他的人生经历写在这里,从出道到现在,几乎每一年木村都在创造日本演艺界的神话,这不可能一直是巧合或者是机遇,木村认认真真,要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对待每一个人的态度,造就了木村神话。当然,就算是神话,他也不会是十全十美的,曾今也一度被自己的事务所半封杀,但无论他在生活中是什么样的人,他的作品给我的启示和鼓励都是无与伦比的,这就够了。
通过对对四个人进行访谈和对两个自己所崇拜的人的调查,我是真真正正的有向他们学习,也想向他们学习,并希望可以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道路奠定基石。在访谈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碰到了很多人,他们很多都不相信你说的是实话,总觉得我想从他那里得到更多,人与人之间缺少了信任,却增加了距离。同时我也认识到,如果人生没有遇到任何困难,没有任何波澜,那就不会成长,不会反省,不会进步,所以让我们直视未来生活中的困难吧,它不是来阻碍你前进,而是要让你准备好再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