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周年人物专访--耿莲凤
2012-4-18 10:51:19
访问量:2805531
莲者,洁由心生;凤者,妙音天成。耿莲凤,名如其人其歌。她演唱的代表作有《长征组歌》、《康定情歌》、《摘豆角》等,曾为长征组歌三曲《遵义会议放光辉》领唱。并与张振富一起演唱了《祖国一片新面貌》、《毛主席派人来》、《敖包相会》等二重唱歌曲,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人被中国媒体评论为“国内最好的二重唱搭档”、“中国的一对儿绝唱”。
时光匆匆,人物匆匆。三十年弹指,耿莲凤的歌声折射时代,她的故事唤起我们对当年的回忆。
2008年11月25日,耿莲凤带着这三十年的风雨变迁,做客北京文网,与网民一起分享她的心路历程。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准时收看由千龙网和北京文网联合制作的访谈节目,今天来到直播间的是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耿莲凤老师。耿老师您好。 (15:41)耿莲凤:你好。
(15:41)主持人:这次您带来了两张新专辑《耿莲凤歌唱艺术全集》和《黄杨扁担》对吗?
(15:43)耿莲凤:对。
(15:43)主持人:《耿莲凤歌唱艺术全集》里面有很多照片,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它们的来历吗?
(15:45)耿莲凤:这一组照片是老照片,最小的是14岁,再就是15岁,这个带红领巾的照片是15岁,只不过我上学的时候没有带红领巾,就补了一张这样的照片。这些是后来当兵照的照片,这个是19、20来岁。这个是18、19岁。这个照片脸有一点浮肿,因为生活不好。这个是下部队演出,在草原上骑着马照的像。
(15:45)主持人:那个时候您是第一次骑马?
(15:47)耿莲凤:对,为了照相才骑的马。这个照片是30岁,到八一电影制片厂给我照的,梳着两个小辫子,为了塑造一个小红军的形象,当时没有人留长头发,所以就给我剪了。像这个照片是中唱录了很多歌,为了出照片做宣传给照的。他们照了很多我就看到了这张。后来我到外地演出的时候有的观众拿着照片让我签字,有的照得非常好,那个时候我也年轻,都是另外一些照片,因为他们一张照片都没有给我。1980年录了一批东西,这个是为了出唱片照的。那个时候是同期录音,乐队指挥都在同一个录音棚里面,只要是有一个地方出了问题就要重新来一遍。那个时候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和乐队一起录音,和乐队配合比较默契,所以东西录出来现在听也非常细,非常干净,处理得强弱,和乐队的默契也非常好,这一批东西,当时我们录了独唱、重唱,出了合带,演出的时候就看到有人提着大的录音机,在放我们的歌。
(15:48)耿莲凤:我觉得中唱这批东西录的比较好。所以我觉得这次出的专辑里面有我的独唱,包括领唱,《遵义会议放光辉》也收集在里面,还有《中国祝福你》都放在里面了,这个对我讲,因为我在部队工作近50年了,现在整个汇集在一起,也算是对观众朋友们一个交待。这个照片是我换了新军装的照片,里面有各个时期的照片,还有下部队的情况,演出的情况,包括歌曲,我希望这个出来以后,广大的听众朋友、观众朋友能够喜欢,如果喜欢这些歌曲可以留下来,随时听的时候就可以听。像你爸爸妈妈那一代,他们都知道我的歌曲。以前火车上很多观众朋友都在听这些歌曲,如果有个别观众知道我们在同一个列车上,他们就会去找我们。这种情况非常多。
(15:48)耿莲凤:现在到北京周边的地区演出,我们团都是大的车队,有拉道具的车,有拉演员的车,很壮观。我们演完了以后,尽量少给部队添麻烦。这些年我出这个专辑,有各种各样的含义,一个是让广大听众朋友,观众朋友,包括电视机前的观众,能够看到这个专辑拿到家里,想听哪个歌就听哪个。这些年和观众朋友包括指战员建立了很深的感情,这些感情是从歌声当中结出的。这么多年走下来,现在再到部队演出,就好像母亲看望自己的孩子,变成了另外一种心态。我刚当兵的时候也是十几岁,当时我就想我是来部队慰问演出,向你们学习,当兵这么多年,在战士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说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们的战士是守卫祖国的卫士。比如,我到西沙群岛慰问演出过,到西藏慰问过,战士们在哪里,我们就到哪里演。所以我觉得这种感情很难得,在自己心理很温暖。光谈战士们这一块我心里的故事就很多。
(15:50)主持人:这张专辑里面也有很多给战士唱的歌曲吧?
(15:50)耿莲凤:那就多了。比如说下部队演出,二重唱,《毛主席派人来》,唱藏歌,《回娘家》还有日本民谣《拉网小调》,这么多歌怎么唱的呢?1975年我们去日本演出,人家给我们吃的火锅,我们看到有几个姑娘跪着伴奏,有几个小伙子拉网,网里面真的有鱼,把整个《拉网小调》唱完了,我们觉得很生活。男女一唱一和非常好听。等我们回国以后,很多男高音都唱这些《拉网小调》。最后我把我学到的日本舞,看到的动作都选进来了《拉网小调》,我和张振富我们们两个就一起排练,然后让领导看。领导看了后觉得非常不错,就感觉到《拉网小调》唱火了。每一场演出观众都非常喜欢。像《美丽家乡日哈泽》(音)是西藏小调,所有的人都跳西藏舞。
(15:50)主持人:这个西藏舞您也特别学了吗?
(15:50)耿莲凤:因为我们团里面有会的,他们会跳。最后我们唱的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让我和张振富领唱,电视里面看到的就是我们一起来领唱,当时我们演出,观众非常喜欢。作曲是谷建芬老师,这个词写的也非常好。
(15:50)主持人:您之前唱过谷老师的歌吗?
(15:51)耿莲凤:没有,我们也没有见过面,开始我也不知道怎么唱这个歌,唱什么歌都有人教你,这个地方我给升半个音,完了教完了以后就这么唱了。没有跟词作者学习,不知道怎么唱,音乐走性很平稳,没有起伏。后来我们理解了,他的说话,他在跟你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怎么怎么,他跟你说非常亲切,非常亲切的跟你讲,讲一个什么故事,用一半的声音就够了。(唱歌…)这个歌的起伏跌荡,表达的感情就找到了,后来我们找到以后就按这个要求唱,声音绝对不能掉下来,音脱着走,要表现得非常亲切。一个歌曲之所以这样唱,作者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有机会见到谷老师我一定告诉她当时我是怎么来唱这个歌曲的。我们是不是把她写的东西表现出来,这个不太清楚,但我们这样演唱,观众反映是很热烈的,所以最后我们把这个歌曲放在最后。这个歌曲通过我们演唱,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在80年代是一个非常好的歌曲,全国形成了一种气氛,而且是一种非常愉快的心情。80年代我们国家刚刚改革开放,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那个时候是一种新的春风刮过来,体现80年代的精神面貌。
像《毛主席派人来》这是60年代出的歌曲,歌颂的是西藏人民翻身得解放。歌词里面“百万农奴站起来”,他们那个时候没有人身自由,在农奴社会里他们一下子翻身做主人了,得解放了,当家作主了,毛主席派谁来了,就是解放军,这个歌曲歌颂了西藏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喜悦心情。
(15:51)主持人:好像专辑里还有一张您唱这首歌的剧照?
(15:52)耿莲凤:有,后来我们团派两个人去学习,派我去学习《在北京的金山上》,当时去欧洲演出的时候有80多个人,后来去日本的演出时就只剩40多个人,每个演员的任务自然就多了。团里让我把男女重唱突击出来,照片里我带着的胸花是59年去西藏的时候工作人员从西藏带回来的,就是这个图,这个胸花非常漂亮。在日本演出时我就要唱独唱、重唱、还要上三个舞蹈,两个月把我累倒了,回来了以后住了半年的医院。
(15:52)耿莲凤:到日本以后,我就接过来了两首歌。一首是《毛主席派人来》还有一首《美丽家乡》,都是穿藏服,从演唱,到舞蹈日本朋友都很喜欢。当时我非常忙,我们去欧洲是18个人唱《长征组歌》,到了日本是13个人唱《长征组歌》。在国内可是60、70个人唱,出国以后没有办法就我们13人唱。这里面还有出国的照片呢。这张照片就是我们出国的场景,就这一点人唱组歌,这是贺龙元帅看完演出后跟我握手。
(15:52)主持人:那个时候您多大?
(15:52)耿莲凤:也就是20出头。这个是在我们国内合唱《长征组歌》的情况。周总理在这里,我在这里,这个时候我是20岁。这是我们合唱队的演员,这个是唐江(音)指挥,演出完他的衣服全部都湿透了。一次我出国唱二重唱,那个晚上非常累,加上很年轻,一共演出两个月,第一个月不错,到第二个月身体就不行了,但是没落下一场,那时找不到人来替你,不管怎么说完成任务是主要的。回国以后,领导说“你快去医院检查,需要住院就住院。”当时领导说我脸色太难看了,因为贫血脸色特别不好。
(15:53)主持人:你说当时不化妆,为什么?
(15:54)耿莲凤:因为那个年代都不化妆。最后医生一看我什么都不说,就让我住院,因为我的脸色特别不好。我的主治医生跟我聊天说,听说你刚从国外回来?我说对。听说你还演出?我说对呀。他说你贫血贫到身上只剩下20%-30%,非常危险了。折腾了一个星期终于查出来了,缺铁性贫血,就是缺营养引起的贫血,加上劳累,营养跟不上,岁数小,所以就导致了贫血。我住院的时候是1966年,21岁了,刚好护校毕业的年轻护士,跟我年龄差不多大,所以跟我特别好,那些小护士对我特别照顾。现在回想起来,我住了半年医院才养到11克血才刚刚正常。我非常着急,当时有很多同事来看我,一到医院有活动时,我就给他们出节目。出去这一趟累成这样,医生说我这样,怎么还能把任务完成了呢?后来我想,我出去以后代表一个国家,代表中国的形象,不管演什么节目都代表祖国。我出来了,就不能给国家丢人,所以演出比较吃力。当时我跑不了了,就让我在台上站好了,尽量减少我的体力,在这么一个情况下我把任务完成好。
(15:55)耿莲凤:我后来想,什么力量使我完成这个任务而没有倒下?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一种祖国母亲给的精神。我虽然身体非常虚弱,但是我一定要做好,一种力量支持着我完成任务。我讲这个历史就是我们这个演出团跟周总理非常有感情,我们拍《长征组歌》就是周总理给下的任务,所以我们团接受了一个非常光荣的任务。作词是总政治部主任肖华老师,他从长征一直走下来,对长征这段历史心理非常清楚,所以写《长征组歌》这个歌曲时,我是听他爱人讲的,他的眼泪都打湿了纸张。因为遵义会议非常重要,是革命的转折,从遵义会议以后我们军队走向了胜利,整个长征的过程肖华主任都经历过,每一段他都是用眼泪,用心来写。但是周总理要求我们要有革命性、民族性、传唱性。民族性整个曲调横跨11个曲调。比如说《遵义会议放光辉》,曲风是贵州的,最后我和杨燕(音)老师一起来合唱。她是拉手风琴的,让我们感受和声,声音非常好听,当时要求我们声音都不能抖。到了第四曲风格就变了,《四渡赤水》风格又变了,又是另一种风格。包括第六曲等等,整个十个曲子的音乐,把11个省的民族音乐全部都融在了里面,所以非常好听。大众性就是很多人都唱《长征组歌》,就是要做到群众性,普及性。《长征组歌》深入人心,比如说2006年纪念遵义会议召开,我们团去演出,连小孩都会唱。
(15:55)耿莲凤:关键是长征这个历史在人们心中扎根,如果没有两万五千里长征就没有现在的生活。长征出发的时候我们红军是33万人,到了胜利的时候只有3万人,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们都高兴,但是回头一想,来之不易,多少人鲜血换来得。为什么《长征组歌》有那么多人喜欢,我们要把班接好,一代一代传下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好,在世界上成为一个非常强的国家。国家富强,人们幸福就是我们先烈的期望。如果他们现在看到了,现在国家的情况,一定会高兴。2005年我们去的赣州,到红军出发地演出,我们演员都是含着泪唱的,那个地方家家人都参加红军,那个县出了50多个将军。当时有一对新婚不久的夫妻,丈夫要走了,要告别,他跟妻子说“你等着我,我一定回来”。就这样,这个妻子等了一辈子,等我们去的时候她还在,因为她相信她的丈夫一定会回来。虽然她丈夫没有回来,但是她心里想我丈夫一定会回来,因为她看到了祖国的变化,家乡的变化,她还是很高兴的。她这么大岁数了她还说,我相信他一定会回来了,我们听了都流眼泪。
(15:56)耿莲凤:《长征组歌》唱了好几十年,我们第一次来到了红军出发地,见到了当地的父老乡亲。到这个地区,再唱《长征组歌》感觉不一样,乡亲们把我们当红军了,后来我们就问乡亲们,是不是自己组织来的看演出的,他们说不是,就听说你们唱《长征组歌》的人来了,我们就自觉过来了。乡亲们非常纯朴,我想当年红军走的时候也非常真诚,也是依依不舍,真的很让人感动。我们到了那里以后,整个队伍都受教育,尤其是年轻演员,看到革命老区的形象,再唱《长征组歌》他们的感觉就不一样了。《长征组歌》现在还在唱,群众仍喜欢。演出过程我说了很多,纪念长征胜利我们团走了一遍,整个一趟走下来,一路上都穿着红军服。跟北京电视台到吴旗镇,包括井冈山,我唱着《长征组歌》思想也一直跟着走。我记的胡主席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时候就说到了长征精神,我们新的长征接着走,新的长征一定也艰难,但只要有长征精神就永远能克服。
(15:56)耿莲凤:唐江指挥(音)我要说一下,从音乐当中看到老百姓给红军送水,我们《长征组歌》整个处理,包括中间女生小合唱都是他的处理,唐江团长在整个处理上是第二次创作。我们团还有一个导演组,韩老师让我们整个合唱动起来,就是要有动作,最好的是第六曲的造型,这都是我们导演的功劳。整个《长征组歌》是一个动曲,根据每个歌曲让你动起来,把你带到意境当中去。还有幻灯用的也非常好,我们导演组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都是经过精心排练、严格要求的。每一段都有它的精华,它的曲子。整个《长征组歌》在里面讲各种各样的故事给你听,通过你的演唱,你的处理把观众带到里面去,从两万五千里长征到最后胜利。所以说,当年排练《长征组歌》的时候都是认真的接受这个任务,包括军区的司令员他们都经常到我们团里面来看。《长征组歌》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是一个好作品,歌颂的是我们一段伟大的历史。现在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往后的30周年,40周年甚至50周年我们还要继续走下去,有长征精神的鼓舞,我们国家会建设得非常强盛,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16:05)主持人:60、70年代是《长征组歌》唱下来了,80年代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有没有90年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