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青岛视窗3月19日消息:
将"和谐景区"视为"主攻"方向的崂山风景区提出了2007年发展目标:加速和谐景区建设,景区所有窗口单位都要成为迎奥运文明示范窗口,年接待中外游客保持230万人次,非贸易收入1.36亿元,为即将跟随2008年奥帆赛冲上更新高度的青岛旅游业助力添彩。这是记者从近日举行的崂山风景区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占据青岛山水之胜的崂山风景区,向为青岛必游之地。2006年,景区发展全面实现新跨越,年接待游客236万人次,实现非贸易收入近亿元;"生态崂山、文化崂山、文明崂山"建设步入全新阶段,景区顺利通过国家建设部综合整治检查验收;编制完成《崂山象形石集》、《崂山古树名木集》和《崂山风景区景点资源现状与评价》,夯实了景区资源保护的基础;积极争取"日本落叶松母树林采种基地"建设项目落户,填补了山东省落叶松基地建设的空白;景区宗教文化资源得到更深层次的发掘和利用,华严寺、蔚竹观、华楼宫三处宗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解决了崂山宗教文化"南热北冷"的问题。
为推动景区整体形象在新的一年中获得更大提升,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严格贯彻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有针对性地制定出2007年景区建设框架。在此框架指导下,今年,崂山风景区将进一步推动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健康运行;以景区总体规划为蓝本,建立以大地坐标系、城市坐标系为基准的景区边界电子系统,努力提高科学保护水平。建立翔实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档案资源信息库,对古树名木、地质标本等资料进行科学妥善地保存。同时,将积极培育崂山丰富的特色乡土景观树种,继续开展风景林改造和合作造林工作,全年计划完成1000亩。
着力强化景区服务的人性化、细微化,强化对景区员工英语会话、文明用语及文明礼仪的培训,有针对性地编写景区英语口语教材,年内争取80%的窗口岗位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基本英语会话,为即将到来的奥运旅游热做好充分准备。深入开展"迎奥运文明示范窗口、文明服务明星、文明服务品牌"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活动,力争年内推出1至2个叫得响的服务品牌。
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的整体档次。建设以景区指挥中心为平台,承载资源保护、护林防火、安全监控、售票管理、人事管理等管理系统的信息化管理网络。逐步建立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景区大市场,完成太清大市场改造,对华严寺游览沿线市场进行重点规划建设,对八水河游览沿线市场实施规范管理,树立文明规范市场形象。此外,进一步完善景区便利设施,重点规范景区英文标识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完成北九水票务稽查站和仰口售票处改造,提升景区游览的舒适度。
市委常委、崂山区委书记、崂山风景区工委书记李增勇出席会议。